亚洲av无码片一区,永久免费中文字幕,青青草原伊人久久伊人,久久国产亚洲视频

岳陽網(wǎng) >文化 >人物

屈學文化園地的奇人—劉石林
時間:2023-04-02 10:26:31 來源:岳陽日報特稿部

◎許光輝



45.jpg

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,公元前278年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在汨羅江懷沙自沉后,留下《離騷》《天問》《九歌》等文學作品和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的精神,一直影響著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,屈學文化園地英才輩出、燦如星海。

1975年,我在當時的汨羅縣楚塘公社參加工作,公社機關就在陽家墩嶺上,與屈子祠僅隔一垅田,推窗便見。雖對屈學文化知之甚淺,但畢竟在那里工作了五年,知道一些屈學文化的人和事,如劉石林先生,真乃屈學文化園地的奇人。

劉石林瘦高個子,戴一副眼鏡,做事認認真真,說話輕聲細語,很有書卷味,很有人緣,任公社文化專干。時任公社書記的蔣厚昌重視文化建設,進機關大門的東墻設有長年的定期更新的詩歌專欄,后又辦了“騷壇詩刊”,群眾文化工作在縣里頗有名氣。

劉石林1942年10月出生在湘西南一座偏僻的小縣城,1950年隨教書的父親遷居陽家墩小學(后為屈子祠完?。j柤叶瘴挥阢枇_江邊、屈子祠西側,這里流傳著許多與屈原有關的故事,留存了諸多遺跡??崾畹南囊购虉?,嚴冬的火爐旁,常聽到老一輩講屈原的故事,端午節(jié)時,常見老一輩站在汨羅江岸,將粽子拋向江中,口中呼喚著“屈老夫子呃回喲!”老人們虔誠的神情和蒼涼的呼聲深深地印入他的腦際。后學校遷到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內(nèi),歷史老師翁懋仁老先生經(jīng)常講屈原的故事,組織學生在屈原神龕前鞠躬敬禮,在玉笥山上、汨羅江邊尋找有關屈原的遺跡……

1957年下學期,他到湘陰三中(汨羅一中前身)就學,有一次在校圖書室借到《楚辭選》,雖讀不懂,卻愛不釋手,便做了一回孔乙己。后來,他的很多書都沒有了,唯獨這本《楚辭選》保留下來了,常讀常新,百讀不厭。

高中肄業(yè)后,因酷愛讀書,被聘為不脫產(chǎn)的楚塘公社文化輔導員,每月補貼8元。1970年公社機關搬到陽家墩,破舊的屈子祠被利用開辦社辦養(yǎng)殖場,劉石林任會計,就住在祠西樓上。

1976年,省文化局撥款一萬元,對搖搖欲墜的屈子祠進行搶救性修繕,劉石林被公社黨委指派協(xié)助實施,經(jīng)常早出晚歸。劉石林首先想到的是收集散落民間的屈子祠建筑構件。通過挨家挨戶走訪,發(fā)現(xiàn)多扇祠內(nèi)的雕花木槅門和欄桿之類的構件,他便一扇扇地扛回祠內(nèi)。“文革”中有位社員搶救出一冊圖書,他上門對方就知道了來意,立刻捧出了那冊圖書,原來圖書夾在兩塊檀木板中,用精織的棉絲帶捆扎,他小心翼翼地解開,竟是清同治年間木刻印刷線裝的《楚辭》(已收藏于屈原紀念館)。

1978年,汨羅頒發(fā)了關于劃定任弼時故居、屈子祠、屈原墓三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的34號文件。為了加強對屈子祠的保護,縣社兩級領導要他移住屈子祠,兼管這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記得他正式上山駐廟前,公社為他開了個歡送會。我在會上送詩一首,其中有兩句是:“洪波曲里情誼在,玉笥山下?lián)Q新天”(“洪波曲”講防汛;“玉笥山下?lián)Q新天”講屈子祠維修,是老劉當時已發(fā)表的文章),他很喜歡。上山后,有人對他說:老劉,你一個人住里面不怕呀,深更半夜可是有鐘聲咧!

b5ef25e92ae27fc152e6500d07daee22.jpg



在民間,屈子祠俗稱汨羅廟,熟人都叫他“廟祝師”。白天打掃衛(wèi)生,巡視山林;夜晚萬籟俱寂,黑暗籠罩,樹林中偶爾傳來一兩聲貓頭鷹凄厲的叫聲,閣樓天花板上老鼠吱吱地叫著追逐著,昏黃的煤油燈下,他反復品讀那本泛黃的《楚辭選》。

一晚,他帶著四歲多的兒子一起睡,半夜時分,耳旁忽然傳來悠悠的鐘聲,那鐘聲不在祠內(nèi),仿佛發(fā)自遙遠的狹谷,深邃的山林,漸漸來到了玉笥山上、屈子祠外。他百思不得其解,方圓幾十里內(nèi),既無寺廟、更無巨鐘,何來鐘聲?更讓他奇怪的是,偌大的一座玉笥山,偌大的一棟古祠,被漆黑的夜幕裹挾著,他一點都不害怕……

從1978年初開始,通過數(shù)月的努力,利用屈子祠中進東西兩廳,布置了一個陳列室,簡單介紹了屈原的生平和作品,于1979年上半年開始接待附近學生和本縣干部、教師等,劉石林便成了講解員。當年,劉石林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
1980年,省政府發(fā)文,決定屈子祠和南岳為全省第一批對外開放單位,并撥款修繕??h里高度重視,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首的專門班子,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,就完成了屋面檢修,神龕恢復,鑄鐘造鼓、重新布展、正門堆畫,重建獨醒亭、騷壇、濯纓橋……劉石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使得煥然一新的屈子祠在端午節(jié)正式對外開放,吸引了海內(nèi)外游客20多萬人。

當年,汨羅市文物管理所成立,辦公地點就設在屈子祠內(nèi),劉石林成為一名臨聘人員。盛夏某天,三位湖北游客在參觀后問劉石林:楚國遷了幾次都?都在什么地方?天呀!這不是在向小學生問有關立體幾何的問題嗎?劉石林覺得自己作為屈子祠的工作人員,不能讓游客失望!于是利用客人就餐、午休的時間,一頭扎進了資料室。那時條件苦,沒有電扇,更別說空調了……待那三位游客醒來洗漱完后,劉石林給了他們基本滿意的答復。

1982年,省文化局發(fā)文以屈子祠為基地,成立屈原紀念館,毫無懸念,劉石林成了第一任館長。名為館長,就那么幾個人,實際上,講解、衛(wèi)生、接待、維修等等什么都要干。幾年時間,劉石林牽頭,先后建起了接待室、水沖廁所、辦公樓、招屈亭、龍舟陳列廳、職工宿舍樓、登山游路主道,玉水橋等設施,并對屈子祠進行了幾次維修,更新了兩次祠內(nèi)陳列,其辛酸艱難,恐怕只有屈原知道。

1983年11月,時任縣委書記的劉新煌和縣委組織部龍部長來屈子祠考察。聽完劉石林的講解后,劉新煌覺得他很不錯,得知他還是臨時工時,當即囑咐龍部長解決轉干問題,很快劉石林就收到了解決統(tǒng)銷糧、招為集體工的通知。沒多久兩位領導又陪同客人蒞臨參觀,新煌書記知道只解決了集體工時,便責問龍部長:“不是說好錄為國家干部的嗎?”龍部長說沒有錄干指標。1985年8月,劉石林被錄為國家干部。辦理轉干手續(xù)時,縣人事局李副局長告訴他:是新煌書記調任湘陰縣委書記前專門帶縣人事局領導到岳陽,為劉石林爭取了一個錄干指標。

1985年中國屈原學會成立時,在首任正、副會長屈學家湯炳正教授和魏際昌教授的指導和鼓勵下,劉石林攜論文《屈原投汨羅考及其他》參加了在湖北江陵召開的成立大會,學界對這篇論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:稱其“提供了許多有一定參考價值的田野考古材料……全文樸實無華,充溢著田野考古的芬芳,令人耳目一新”(見潘嘯龍、毛慶主編《楚辭著作提要》,2003年版522頁)。中國屈原學會已召開了十八屆年會,劉石林是唯一一個每屆必到并提交論文的會員。在2002年第九屆年會上,劉石林當選為中國屈原學會理事,連任到第十八屆年會。周建忠教授著《當代楚辭研究論綱》一書稱劉石林為當代“屈學八怪”之一。余三定教授主編的《當代屈原學史》一書中,推薦了當代國內(nèi)外十位有代表性的學者,劉石林是其中之一。

四十年間劉石林撰寫論文近百篇,大多數(shù)得以公開發(fā)表。其中發(fā)表于《求索》1987年第三期的《屈原墓位置何在——與張中一同志商榷》為當時《文摘報》摘要轉載。發(fā)表于《吉安師專學報》的《哀郢析疑》被評為“九五優(yōu)秀社科成果”并收入《九五優(yōu)秀論文集》。《屈原投汨羅考》和《〈天問〉與楚地喪葬儀典中的“對花”》為臺灣刊物轉載。電視教學片《屈原》,由珠影拍攝發(fā)行?!蹲x騷拾零》獲省第十五屆優(yōu)秀社科成果二等獎。參與了由中央編譯社出版的大型工具書《屈原學集成》的策劃與撰寫。曾應邀赴日本和臺灣進行學術交流。

劉石林作為地道的農(nóng)民,只讀了三個月高中,憑著熱愛屈原到骨子里的情感,堅韌執(zhí)著、負重前行,終于得到了黨和人民的認可,獲得副高職稱(副研究館員),被評為建國六十周年汨羅最具影響十大人物之一、汨羅第三屆道德模范。

劉石林曾做客中央電視臺和湖南電視臺,推介端午由來和屈子文化,《中國新聞》、《文獻與人物》、《湖南日報》、《三峽晚報》、《湖南廣播電視報》、《云夢學刊》、《岳陽晚報》、《汨羅報》等多家刊物作過專題報道。2021年汨羅市為劉石林舉辦了一場“田野的芬芳——劉石林先生屈學研究四十周年”座談會。

劉石林先生已80高齡了,曾寫了一首《八十抒懷》的詩,我以為很好,特錄為本文的結束語:

我伴靈均入杖朝,求知尚待再提高。

巍峨玉笥心中駐,壯美龍舟浪里遨。

粽艾年年追屈子,詩篇句句頌文豪。

人生確實如駒隙, 厚養(yǎng)韜光亦可騷。


(編輯:徐穎)